青年教师研讨课活动实施方案
组织部门: 教务处
天津市蓟州区擂鼓台中学
一、活动的目的:
新教师是我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4年以来参加工作的新教师更是我校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学校十分重视对新教师的培养,为新教师尽可能多的提供学习机会,搭建展示自己的平台,为了检验和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进一步夯实新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加强学习和掌握课改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新课改的脉搏,展示青年教师风采,并为他们的专业成长搭建互动的交流平台,根据学校教务处教学工作计划安排,学校决定举行新教师研讨课活动,以此激励青年教师,并使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得到进一步发挥,促使新教师尽快成长起来。
二、活动的主题
围绕“深化课改理念,高效课堂教学”的主题,各学科教师根据本学科特点,开展教学研究,以课堂小测、答题器为辅助手段,高效整合课堂,形成“测(课堂小测)-讲(高效课堂)-练(答题器习题反馈)”课改理念进行课堂教学模式。
三、活动时间: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13周至17周工作日。
四、活动地点:擂鼓台中学杏琴园五楼多媒体教室。
五、活动负责人:
总负责人:教学校长 刘力良
各年级负责人:高一年级 韩 军主任
高二年级 潘红英主任
高三年级 徐 杰主任
研讨课协调调度负责人:何晋保 刘兰
六、研讨课参加人员:
2014-2018入职青年教师(具安排体详见后附名单);
其他教师自愿参加。
七、活动安排流程:
1、2014-2018入职青年教师研讨课活动动员会,刘校长主持。
2、青年教师研讨课授课安排及研讨课录制。
3、研讨课观摩、评课、教研(具体时间、地点待定)。
4、学校召开研讨课教学总结大会,总结研讨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整改措施。(大约在第18周,若有变化另行通知)
5、教务处总结整档。
6、其他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八、青年教师研讨课资料上传要求:
1、授课教师讲课结束提供本节课的电子稿,以公文形式上传何晋保老师;
2、授课教师写教学反思(以备观摩交流用)。反思要从教学设计、课堂小测、答题器辅助教学整合分析,对自己的设计及在教学过程中的师生活动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以公文形式上传电子稿-传给何晋保老师)
九、青年教师研讨课授课注意事项:
1、新教师要和同一学科教师共同研磨所授课内容,每位教师按照新课改理念提前设计出自己的教学设计,虚心请教自己的老师对自己所授之课打磨、研讨,新教师要认真对待,虚心请教。
2、新教师能合理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发挥多媒体的高效作用(切记不要把投影仪只当做小黑板),熟练、恰当地利用多媒体技术,要体现时效性和高效性。
3、教学设计要体现本学科教育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内容上即把握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教学过程要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学科知识要准确无误,教学方法灵活有效,容量合理,重点突出。
4、必须使用普通话,语言规范、清晰、简练、富有亲和力、感染力;板书工整、美观、言简意赅、层次分明;教态自然,仪表大方。
5、新教师也可以自己邀请同学科老师听课(自愿)。
十、青年教师研讨课具体安排表:
2018-2019
|
|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第13周 |
第一节课 |
|
|
|
|
|
第二节课 |
|
|
王靖菲高一(5)班 |
马清清高一(8)班 |
|
|
第三节课 |
|
|
|
|
|
|
第四节课 |
|
|
刘春琳高二(4)班 |
|
邢丽丽高二(6)班 |
|
第五节课 |
|
|
|
|
|
|
第六节课 |
|
|
|
|
|
|
第七节课 |
|
|
|
|
|
|
第八节课 |
|
|
王继妍高一(1)班 |
|
|
|
|
||||||
第14周 |
第一节课 |
|
|
|
|
|
第二节课 |
|
王雨辉高三(4)节 |
|
马朝霞高二(5)班 |
|
|
第三节课 |
|
|
华红梅高一(8)班 |
|
|
|
第四节课 |
|
|
|
|
|
|
第五节课 |
|
|
|
|
下午大放 |
|
第六节课 |
|
赵俊秋高二(8)班 |
|
|
||
第七节课 |
|
|
|
|
||
第八节课 |
|
|
|
|
||
|
||||||
第15周 |
第一节课 |
|
|
|
|
|
第二节课 |
|
|
李东清高二(4)班 |
|
|
|
第三节课 |
|
吴丽杰高三(8)班 |
于学静高三(1)班 |
周宝华高三(6)班 |
|
|
第四节课 |
|
|
|
|
|
|
第五节课 |
|
|
|
|
|
|
第六节课 |
孟婷婷高二(7)班 |
|
|
|
|
|
第七节课 |
|
|
|
|
|
|
第八节课 |
|
李晴高一(3)班 |
|
|
|
2018-2019
|
|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第16周 |
第一节课 |
|
|
|
|
|
第二节课 |
|
|
吴凡高一(2)班 |
|
|
|
第三节课 |
|
段继涛高一(6)班 |
|
|
|
|
第四节课 |
|
|
|
|
|
|
第五节课 |
齐红云高一(6)班 |
|
|
|
下午大放 |
|
第六节课 |
|
胡亚男高二(3)班 |
|
宋英杰高一(5)班 |
||
第七节课 |
张梦晨高一(7)班 |
|
郭萌萌高一(1)班 |
|
||
第八节课 |
|
|
|
|
||
|
||||||
第17周 |
第一节课 |
|
|
|
|
|
第二节课 |
|
|
|
|
|
|
第三节课 |
|
|
|
|
赵春花高三(5)班 |
|
第四节课 |
|
|
王宝华高二(2)班 |
|
|
|
第五节课 |
|
|
|
|
|
|
第六节课 |
|
赵云鹏高二(5)班 |
|
|
|
|
第七节课 |
|
|
|
|
|
|
第八节课 |
|
|
|
|
|
|
|
||||||
备注:1、各位授课教师根据本学科教学进度,提前确定授课课题; 2、在实用答题器过程中,提前熟悉,发现技术上的问题可以及时与刘校长、何晋保、刘兰老师联系; 3、在讲课前提前与电教办公室刘兰老师接洽沟通; 4、要提前准备讲课内容,虚心请教本学科自己的师傅; 5、若讲课时间、地点等有变化,请及时联系何晋保老师; 6、各位授课教师需要帮助,可以与何晋保老师沟通,以最大限度帮助解决。 7、各位授课教师讲课结束,把授课教案电子稿和教学反思在办公网中以公文形式传给何晋保。 |
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