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路上的那一盏明灯
——《教师快速成长的10个要决》书评
书,在任何时候,永远都是最流行、最好的一种学习方式。当我带着自己的心去读《教师快速成长的10个要决》这本书,它犹如一个指南针,指引着我不断成长,又如指引我走在教育路上的那一盏明灯,照亮前进的路。《教师快速成长的10个要诀》这本书是由徐世贵教授所著,他是辽宁省特级教师,他研究的方向是:课堂教学、教师专业成长、校本研修、教科研方法、大学生教育实习与就业指导等.
这本书内容有:
第1讲快速成长与定位——有动力。
第2讲快速成长与定向——有目标。
第3讲快速成长与效率——有方法。
第4讲快速成长与观念——有思想。
第5讲快速成长与深度——有研究。
第6讲快速成长与提升——有反思。
第7讲快速成长与风格——有个性。
第8讲快速成长与情调——有爱好。
第9讲快速成长与耐挫——有意志。
第10讲快速成长与心态——有幸福
本书特点:
1、有创新性,本书不是要向教师灌输多少知识,更重要是激发教师成长的内动力唤醒教师心中的智慧,本书打破传统教材刻板僵化的内容和体例,从教师成长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精选出10个重点问题深入研究,,系统的揭示了教师成长的规律,有很强的独创性。
2、实践性:本书克服了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引用了很多的鲜活的典型案例,其语言通俗易懂,注重了实践性。
3、本体性,本书立足于专业引领下,怎样去帮助教师自主成长。实用性很强。教师认真阅读,领会是指精神后,对自己的引领作用是很大的。
作为教师,我们平常习惯在自己习惯性的思维方式下教学,读完这本书后,我觉得我们可以以另外的一种思维方式思考我们的教学,并以思考的结果来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从而使自己不断的有所反思,有所改进,有所提升。因此,做一个善于反思的老师,那么,我们的教学教育工作又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境界。
希望每一位教师在百忙之中,都能仔细品味这本书的内容,重新拾起徐世贵老师的《教师快速成长的十个要诀》这本书,都能够找到指引自己走在教育路上的那一盏明灯,引领自己快速成长。
几天后再次精读此书……
几天来,我有再次读《教师快速成长的十个要诀》,再次感到书的魅力,我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就从书中得到很多教益。具体谈谈我的感受吧。
一、懂得了成长需要勤于学习,多读好书,不断给成长注入活力。
从书中的得知:“教书者必先读书。在课堂中,教师要挥洒自如、游刃有余、炉火纯青,不是凭几招雕虫小技就可以支撑的,必依托于丰厚的人生底蕴和文化积淀。”让我们领悟到“读书,像呼吸一样自然”是一种最自然的生命状态,是一种须臾不可缺的存在方式,也是一种高贵至美的人生境界。追求卓越是他们的共有特征。名师都不满足于现状。正如上海十大青年、著名校长郑杰所述:“一个理想的教师,他应该是个天生不安分、会做梦的教师。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内涵与主题都不同,只有具有强烈的冲动、愿望、使命感、责任感,才能提出问题,才会自找麻烦,也才能拥有诗意的教育生活。”这应该是名师人生的真实写照吧。读到这些建议,我深深体悟到,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向书本、向实践、向各种信息渠道学,引千道清泉、聚万座富矿、集百家之长,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才能用自己渊博的学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只有学而不厌的老师,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一个成功的老师应该是一个会读书会思考的人,我想今后我要从繁重的教学中抬起头来,多看,多想,多实践。这样,才能有更大的进步,以至成为智慧型的教师。
二、明白了让反思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肖川教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你真正的生命是你的思想。”在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做一名思想的芦苇,在风霜雪雨中在经历静思的垂炼,让自己的生活与灵魂同步飞扬,就会发现,爱思考、善思考、不断总结的人,就会在工作生活中表现得更加理性和淡定,同时也会形成更多的创新之举,让自己在教学领域个性十足而游刃有余。
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他可能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于永正老师在《备课要注重隐形备课》中说:“认真写三年教案的人,不一定成为优秀教师;但认真写三年教学反思的人,必定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说不定还能写出一个专家来”。他认为教师如果不会反思,不能成为思想者,只能靠别人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行动,他就丧失了教育的资格,他的教学行为就不可能具有创造性;同时,他也就不可能有所发现,也就不可能从教育中获得愉快。因此,教师一定要成为思想者。我想,这应该是我们教师永远追求的目标。陆安老师在如何写好反思方面给我们支了一招——“课堂中的亮点和败笔,都可以在课后纪录在案,尤其要纪录其发生的真实场景。”他认为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坚持,必有收获。他还指出了写反思的深远意义:反思对于教师来说,就像生命中流淌出来的涓涓清冽的甘泉,滋润着这个特殊行业易倦怠和枯竭的心灵荒漠,使教育生命不至于空载与枯竭。的确,随着年龄的递增,生活、工作等多重压力下,难免产生职业倦怠感,但我会扪心自问:“你还热爱这份工作吗?如果爱,你该怎么做?”因此,我有时会与办公室里的同事就课堂中某一生成的片断进行热烈的探讨,分析成功和失败,但遗憾的是因一时的偷懒,不曾纪录下来。不曾想,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瞬间的记忆早已被大脑删除。等我想再次呈现某一成功场景时,怎么也想不起来了。如今想想,真后悔啊!
作为教师,我们平常习惯在自己习惯性的思维方式下教学,读完这本书后,我觉得我们可以以另外的一种思维方式思考我们的教学,并以思考的结果来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从而使自己不断的有所反思,有所改进,有所提升。因此,做一个善于反思的老师,那么,我们的教学教育工作又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境界。
三、理解了发自内心的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是成长为名师的动力源泉。
热爱自己的生活,忠诚于自己的职业,怀着对教育生活的美好追求和向往,心怀对职业的敬重,他们且行且歌一路走来,我们就会幸福而快乐地成长着。
文中记载的 “如果下辈子还让我选择职业,我仍然选择教育这多情的土地,选择我们可爱的学生,选择这永远光辉灿烂、青枝绿叶的教育事业。”——这是于漪老师的人生格言。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教师的岗位上,度过了近60个难忘的岁月。如果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她一生从教的体会,那就是六个字:“光荣,艰巨,幸福”。她被评为全国首批特级教师后,许多单位请她去工作,她谢绝了;组织上安排她做校长,但她舍不得离开孩子,仍然坚持在三尺讲台,坚持搞教学改革。60年来,她曾在政治运动中被误解,也经历过疾病的折磨。但这都没有摧垮她的意志,没有改变她从事教育的选择,没有改变她对孩子的爱。至今,80岁的她仍活跃在教育第一线,为学生、为教师鼓与呼,着力推进教育改革……还有扎根农村教育、奋斗不息的刘云生的对教育事业的认识——“选择教育需要一种勇气”。还从王菘舟“教师需要‘生命的学问’中体会到他“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乃“坚忍不拔”的事业境界……纵观全书名师的故事,虽然他们在教学中有学科的不同,学校的差异,但他们的教学却又异曲同工、殊途同归。每一个老师都是一本厚实的书——那书中只有一个主题——爱。
我读了这本书,备受鼓舞,觉得如今,我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需要重新确立自己的成长目标,要着手当下,放眼未来。
希望每一位教师在百忙之中,都能仔细品味这本书的内容,重新拾起徐世贵老师的《教师快速成长的十个要诀》这本书,都能够找到指引自己走在教育路上的那一盏明灯,引领自己快速成长。
《教师快速成长的10个要诀》一书立意高远又切合现实,主要讲的是基础教育又能站在教育之外的高度来审视教育,关注教育现状又对其保持清醒认识,目光深邃,文笔凝练,理性而又摇曳多姿,在散淡的言说中,透出一种文人的豪放与潇洒,带给我们一片广阔、深邃、诗意、温暖的精神世界!读完后让我感同身受。
人们追求的是成功,没有人喜欢挫折失败,可是有时失败优势难以避免的这就是我们如何面对挫折失败的问题。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挫折失败后的沉沦。而人们往往在失败中所得到的收获要比平常大得多,这就是那句名言:吃一堑,长一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人生的道路一样曲折,同样充满着成功与失败、顺境与逆境、幸福与不幸等矛盾。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很可能遭遇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失败,关键是我们如何去减少和避免失败?徐老师在书中就讲到我们可以做一名韬光养晦的教师。
徐老师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一直都处在一种竞争状态,为了生存,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存本领。在自然界中,当相对弱小的动物受到强大对手的攻击时,它往往会以假死来蒙骗敌人、保护自己。同样韬光养晦实际上也是一种类似假死的行为。教师学会保护自己,减少成长中的干扰,避免不必要的打击,这是教师一种成长策略。而韬光养晦就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智慧。他还特意指出韬光是指隐藏自己的光芒,养晦是处在一个相对不显眼的位置。所以作为一名刚刚步入教师行列的老师我们首先要保持低调。我们的教学经验,人生阅历都不是很强,因而我们必须保持低调不要太张扬。我们必须静下心来是自己的专业素养增强,积极思考自己各方面的不足。其实我更把徐老师的这一段理解为学习积累的过程,我们必须把自己的光芒凝聚起来,而凝聚光芒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过程。这个过程也许会相当的艰辛,也许会相当的繁琐,但是一旦我们走出来了,对教师自身来说就是一次飞跃。这也是我们学校比比皆是的例子,所以我对徐老师说的这些深信不疑。一位名师的背后,有他自己千倍万倍的付出,谁都有自己的韬光时期,养晦阶段。
当然教师是不是要一直处于韬光养晦呢?徐老师也讲到:凡事要有一个度,我们提倡韬光养晦,不要张扬,不是要你丢弃勇气和信心。因而徐老师特别指出适时、适当地展示自己,让领导和老师了解自己,信任自己也是重要的。因而我们要珍惜学校给予我们的每次机会,好好的利用好它。机遇不会垂青于那些毫无准备的人,机遇也不会垂青那些闯不上去的人。
这是我看完这本书后,觉得让我感觉最深,也是与我目前联系最紧密。读完这一小节让我更加明确了我自己所处的阶段,所以我现在要好好地做一名韬光养晦的教师。